>>>>《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在线阅读<<<<
这本《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小说讲述了主人公朱拓朱元璋的故事非常好看,书荒的小伙伴们看过来!小说精彩节选话音刚落,吕青就从马上飞跃而起,跳到耿炳文身旁时,探出手就想锁住耿炳文,将他擒下。可耿炳文经验老道,……
“这是岭南吗?”
朱元璋心里深深地怀疑。
城门处的集市应有尽有,过往行人言笑晏晏。
百姓的打扮纵然并非是绫罗绸缎,但也是布衣麻衫,脸上的笑容,是掩盖不住的。
就算是见到外来商队,也不过是打量一眼,然后继续忙自己的事情。
“这……这莫非是桃花源?”朱元璋非常诧异。
他之前巡视四边,所见城池大多暮气沉沉,就算是街上的行人,也都是步履匆匆,根本没有什么交流。
这也没办法,大明初立,百姓生活的困顿。
可……为什么在这岭南城中,所有的百姓都是一脸喜气洋洋呢?
“朕真没想到,在大明朝,竟有如此安乐祥和之地啊。”朱元璋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道:“朱拓那小子莫非说谎?岭南的百姓其实过的富裕。”
耿炳文提醒道:“陛下,可是前些年有不少从岭南逃荒的百姓,据他们所说,岭南确实穷苦,卖儿卖女之事很常见。”
“那这真是奇了怪了。”朱元璋笑了笑。
耿炳文又问道:“陛下,需要通知十八皇子前来接驾吗?”
朱元璋想了想,摇头道:“算了,咱们这一次就微服私访吧,一块进城瞧瞧,瞧瞧这岭南到底是真的繁荣,还是徒有其表。”
两人信步走进城内。
而映入眼帘的景象却再次让这位大明之主傻眼了。
耿炳文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这城内繁华更甚……朕是不是来错地方了?”朱元璋喃喃。
因为两人踏入城内,只见铺满沥青的光滑道路直通远方,街上行人商贩井然有序。尤其是两侧的房屋,尽皆是白墙青瓦,平整美观。
此时的朱元璋觉得,自己才是乡下来的土包子。
“两位,报纸需要来一份吗?”有商贩抱着报纸,笑着问道。
“报纸?”朱元璋一脸迷茫。
那商贩笑意吟吟解释道:“看两位这样子,想必是第一次来岭南吧,这报纸啊,是我们岭南独有的书册,里面记载了各种各样的事情。”
“哦,那给我来一份。”朱元璋一脸古怪,接过报纸。
这报纸上面写了很多东西,例如什么时节该种什么粮食,养殖家畜的一些方法,还有近期岭南发生了什么事,例如官兵剿灭了哪里的毛贼。
“这记载的好详细啊。”朱元璋咂咂嘴,又道:“不知道哪位大才能想出这种办法,将岭南发生的事宣扬出去。”
“陛下,您看这纸。”耿炳文小声提醒道。
朱元璋细细抿了纸张,这才发现纸张和一般的宣纸不同,这纸张细薄、通透,质量比宫廷内御用的宣纸还要好。
“这又是哪位工匠制的呢?”
朱元璋脑子里满是不解,心中对岭南越来越好奇。
朱元璋正想拉住一名商贩询问,远处却传来喊叫声,百姓们惊恐的开始躲避,大叫着,慌忙的让开了道路。
就在朱元璋的注视下,一名瘦弱的老头从人群中跑了出来。
那老头看起来年龄不小,衣衫破烂,脏兮兮的。
老头奋力的跑着,整个人大喊大叫的,几乎是哭了出来,不断的求饶。
而在他的身后,则是几个人骑着高头大马追赶,尤其是最前方的那个青年,正张狂的大笑着,大叫道:“你喊啊,继续喊啊,就算喊破喉咙也没人来救你!”
朱元璋眼眸瞬间阴沉了下去。
朗朗乾坤,竟有纨绔子弟当街行凶!
作为以平民之身登基的皇帝,朱元璋这辈子最厌恶的就是豪绅贵族,尤其是欺负百姓的豪绅贵族。
此情此景,让他怒火中烧。
这岭南城内如此繁华,竟也有恶人行凶!
“耿炳文,拦下他!”朱元璋命令道。
“是!”耿炳文直接扑了上去,一把拉住那狂奔的老者,将他拉到一旁,随即抽出腰中的佩剑,对准了奔来的白马。
白马前蹄高高跃起,被马上青年拉紧缰绳,随即重重落在一旁。
耿炳文大声质问道:“你是何人,怎么敢残害老者?”
马上的朱拓一脸桀骜,用马鞭指着耿炳文,大声道:“赶紧给我让开,要不然连你一块揍!”
耿炳文惊呆了,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年轻气盛吗?
耿炳文缓缓将剑横在面前,摆出防御的姿态,冷声道:“当街行凶,欺压老者,不是君子所为,我今日要代表你父母教育教育你。”
一听这话,朱拓顿时就乐了。
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耿炳文摇摇头。
朱拓看着周围群众大声道:“你们说,我欺负这老头了吗?”
让耿炳文心寒的是,周围的百姓居然没有一个敢仗义执言的,都在大声恭维这个年轻人。甚至还有些百姓,也偷偷踹那个老者两脚。
耿炳文只觉得天翻地覆,大明尊老的传统到哪去了?
人心不古啊!
一旁的朱元璋此时心也冰冷到了极致,没想到啊,在繁华似锦的岭南,竟然有如此大的苟且之事!
豪绅竟然如此为非作歹!
只手遮天!
朱拓得意洋洋,居高临下看着耿炳文,吩咐道:“吕青,给我拿下此人,让他知道知道厉害!”
话音刚落,吕青就从马上飞跃而起,跳到耿炳文身旁时,探出手就想锁住耿炳文,将他擒下。
可耿炳文经验老道,一脚踢出,正踢在吕青腰间。
吕青手顺势向下一压,左脚踹出。
耿炳文不躲不避,右手化掌为拳,狠狠一砸。
吕青一个鹞子翻身躲开。
两人的交手在电光火石之间,看着对方的眼眸中都有些惊异,没想到对方的武功不错。
马上的朱拓看乐了,摇头晃脑道:“吕青,你这一个左正蹬,一个右鞭腿,看着不行啊,真是丢本王的脸。”
可是耿炳文心中微震,因为他可是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战将,刚才又没有留手,眼前这侍卫竟然能躲开。
朱拓道:“喂,我看你倒也是条汉子,虽然年龄大了,但是本王不嫌弃你,有没有兴趣当本王的侍卫?”
“呵呵。”耿炳文不屑一笑。
天底下有资格让他当随从的,只有大明皇帝朱元璋。
见耿炳文刚正不屈,朱拓来了兴趣,拍着胸口叫道:“本王乃皇上的第十八子朱拓,只要你跟了本王,保准吃香的喝辣的,想干什么干什么!”
闻言,耿炳文脸上顿时变得惊愕起来,然后目光转向朱元璋。
眼前的纨绔子弟,竟然是皇帝的亲生儿子。
朱元璋眼眸极为诧异,惊疑不定的上下打量朱拓。
犹记得当年朱拓幼年时期,每日在国子监用工读书,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对待所有人都彬彬有礼。
可是现在的朱拓嚣张跋扈,目中无人,宛然是一个混世魔王。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竟然是同一个人?
“喂,本王就算长得俊美,但也没必要一直盯着我看吧。”朱拓看朱元璋一直打量自己,有些不满,又叫道:“你这侍卫多少钱,开个价,我买了!”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没想到啊,这朱拓连自己也不认识了!
真是欠揍啊!
朱拓确实没认出来眼前的朱元璋。
主要是他穿越后,没过半年就到了岭南,在京城的半年里,总共就见了朱元璋两次面。
再加上已经过去了三年,肯定认不出来一身平民装扮的朱元璋了。
朱元璋强忍住揍朱拓的冲动,缓缓道:“这人跟了我几十年,不卖。我们是从京城来的,来岭南做生意的。”
“哦哦。”朱拓大喜,道:“原来是外地来的啊,本王最喜欢结交各地的豪杰了,来来来,本王宴饮你们。”
耿炳文看了一眼朱元璋。
朱元璋古井无波点点头:“行,那就吃饭吧。”
朱拓拉着两人进了酒楼,小二赶忙迎了上去,笑着道:“大王,今天本店有上好的牛肉供应……”
朱元璋顿时身躯一僵,牛肉?
他自从登基便已下令,禁止宰杀耕牛!
没想到啊,朱拓身为皇子,竟然知法犯法!
强压着心中怒火,朱元璋盯着朱拓。
朱拓满不在乎的吩咐道:“那就来个葱爆牛肉、水煮肉片、红烧牛肉、爆烤小牛犊……还有你们店的招牌菜,再来十个八个的。”
听到朱拓点那么多菜,朱元璋心中怒火更盛。
他身为皇帝,常常以身作则,每日吃饭只有一荤两素。
可朱拓竟然违反禁令,不光吃牛肉,还这么铺张浪费。
撤藩之事,必须提上议程了!
如果任由朱拓这样鱼肉百姓,恐怕用不了三年五载,岭南的百姓就要反了!
朱拓点好菜后,有些好奇的打量朱元璋等人:“你们是从京城来,怎么想起来岭南做生意了?”
朱元璋含糊道:“听说岭南穷苦,所以我们想来贩卖些物资,没想到岭南百姓过得这么富裕。”
闻言,朱拓自夸道:“这全是本王的功劳!”
朱元璋看着一桌子的菜,问道:“我听说,朝廷下旨禁止宰杀耕牛,你怎么敢吃牛肉呢?”
朱拓毫不在意道:“没事,该吃吃该喝喝,反正朝廷离了十万八千里,根本不知道。”
朱元璋皱皱眉,忍不住问道:“可是岭南过得这么富裕,京城那边一点消息都不知道。而且我听说,岭南瘴气多,百姓容易得疟疾,常常不治身亡。”
朱拓洋洋自得的说道:“疟疾早就消灭掉了。”
朱元璋又说道:“听说岭南百姓吃不饱、穿不暖。”
朱拓摇头道:“岭南百姓家家有余粮,身上的衣服从来没打过补丁。”
朱元璋询问道:“我听说南方有土司侵扰,边境的百姓受苦受难。”
朱拓傲然道:“我岭南军队长驱直入百里,取百越之地。土司不敢北上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闻言,朱元璋眼中的冰冷快要溢出来了。
整整三年,朱拓给自己写的信是胡说八道!
亏自己还以为岭南百姓过得有多凄惨!
这朱拓把自己当成傻子耍呢!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询问道:“岭南过得这么富,为什么朝廷不知道呢?”
朱拓咂咂嘴,叹道:“实不相瞒,当今世道不太平啊,我不想让岭南百姓卷入是是非非,所以每次写奏折,都对岭南的情况有所隐瞒。”
此时朱元璋眼眸有些疑惑。
缓缓问道:“当今大明扫除元廷,革新弊端,天下已定,有什么不太平的?”
朱拓瞧着两人,笑着道:“这里天高皇帝远,说什么话都无妨,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们分析分析。你们说,太子也就是我大哥,近期是不是逝世了?”
闻言,朱元璋眼眸中闪过悲伤,缓缓点头。
网友看我落败点评:我觉得啊,写作,就要把自己也带进自己的书里。要幻想自己就是主角,在面对那些事情时会怎么做。当虐的时候,自己也要感觉心痛,也要流泪。而且对自己的作品必须要负责到底,否则,你凭什么要去创作这部作品?给这本书《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点个赞,很棒!
网友贪看情味点评:这本《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写的很好看,是我在找书中无意间看到了,看到了这本书封面很吸引人,介绍也相当给力,当我决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我被故事中的情节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越看越来越好看,如果说这本书第二,那就没有能比这书更好看的作品了。
上一篇: (热推新书)《被贬戍边三年,大明皇帝亲自接我回宫》朱拓朱元璋无弹窗阅读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